更是醋意隆隆。
因为在这个时代,有了婚配的女子,才会挽起发髻。
现在方彤头顶的发髻,在他眼里就像一柄杀人不见血的刀!
嫉妒之下,竟然忘了方才被赵元商事雄辩和诗词压制的恐惧,越说越起劲。
“是这样,方才赵元公子……!”
眼看在康文轩的喋喋不休下,方彤目光诧异地看向了自己,刘掌柜连忙将之前在河湾路口发生的事情大致说了一遍。
然而刘掌柜不说还好,一听那首词作是赵元所做。
尤其词作最后一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直接让方彤呆立当场!
曾经赵元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动力,大多来自和她的婚约以及赵家的没落。
难道这就是赵郎想要退婚的原因?
因为父亲望婿成龙而给他造成了压力,觉得自卑配不上她?
亦或文人风骨让他觉得受到了欺辱,这才心灰意冷而弃文从商?
方彤内心波澜起伏,不自觉间目光茫然地吟起了赵元的词作: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整篇词作借景抒情,将想家的惆怅不动声色融入了秋景。
难以想象,去岁秋的院试,赵元承受着多大的思想压力和情绪起伏。
尤其这首词作里出现的相思泪,让她觉得赵元想要表达的。
更多是来自和她的婚约之情。
而这,说不得还真如众人猜测那般,就是赵元交白卷的原因?
“好词,好声!”
就在这时,凉州才子陆瑾瑜和一众书生学子也走了过来。
陆瑾瑜一来到近前,目光就被方彤的曼妙姿容吸引了过去。
言罢一收折扇,直勾勾盯着方彤道:“在下陆瑾瑜,想必姑娘就是文轩兄盛赞的永宁第一才女方彤方姑娘了。如此佳作,由姑娘口中吟诵,当真妙不可言……!”
然而此刻,心系赵元的方彤。
一听刘掌柜提醒说赵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