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现在只等诸葛亮杨清等人到来了。
“丞相到。”
杨仪这个沔阳父母官充当今晚宴会的司仪官,走在最前引着诸葛亮、杨清、赵云、关兴、向朗等重臣入内落座,姜维、梁绪、尹赏、梁虔、上官子修等陇右降官也跟在后面在堂内坐下,颇引人注目。
“丞相,人都到齐了,您是不是先说几句?”向朗在听完杨戏的禀报后,起身对诸葛亮拱手问道。
诸葛亮笑着点了点头,举起酒杯站了起来,众人见状也都起身相应。
“诸君,今晚的筵席乃是庆功之宴,此次北伐斩俘数万魏兵、收复数十城池,可谓已获全功,我等奋战数月终不负先帝之恩、终不负天子之望。
在此,请诸君举杯为先帝贺、为天子贺。”诸葛亮说到此处已是热泪盈眶,一口气将杯中酒饮尽。
众人举杯相和,齐声说道:“为先帝贺、为天子贺!”
待众人喝完这第一杯酒,诸葛亮接着道:“这第二杯酒,是敬那些阵亡的将士们,他们不畏牺牲、舍生取义为汉室兴复抛头颅、洒热血,真不愧是我大汉的好男儿。
在此,请让我等遥祝他们英灵永存、魂归本乡,领骨肉之蒸尝,受家人之祭祀。”说着,将杯中酒倒在了地上。
众人听了皆是神情一肃,也跟着诸葛亮将杯中酒撒在地上遥敬阵亡英灵。
杨清心念一动,拱手对诸葛亮说道:“丞相,清有一个提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汝何时变得扭捏起来,有什么话尽管说罢。”诸葛亮笑道。
杨清道:“是。此次北伐没于王事的大小将校不在少数,他们为国捐躯忠义可嘉,清以为可在沔水北岸建一忠义祠,供奉阵亡将士的灵位,使他们的英灵可永被世人祭祀。
如此一来既可激励三军将士战意士气,亦可昭显国家表彰重义之心,一举数得,不知丞相以为可行否?”
诸葛亮闻言眼前一亮,顿觉此事可行,心中颇为意动,暗自寻思:“明之此法可比我当年在南中祭祀两军阴魂还要高明些了,这小子总是有奇思妙想让人吃惊啊。只是为寻常士卒建忠义祠似乎于礼不合,怕是会惹人反对啊。”
“不可,此事与制不合。祠堂何物?乃是祭祀祖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