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心中虽隐隐有种莫名的不安,但衡量利弊,一旦圣上采纳了自己的谏言,仁德之名必将享誉士林,从此声望大涨!
须知历代大儒之名,可大多是由此而来啊!
即使有悖圣意也无伤大体,横竖有当代衍圣公在前面顶着!
至于倭国生也好,死也罢,谁它么在乎!老夫只不过借用此事刷一波名望,你它么还当真了?
但它们所不知道的是,“当真”的可不仅仅只是对华夏国情一知半解的长庆天皇,
“还有附议的么?”
李善长隐晦的看了一眼脸颊微微跳动,神情微妙的朱元璋一眼之后,忍不住暗自感叹道,
古往今来,好人不会死,坏人不会死,只有愚蠢的人,看不清局势的人,上赶着找死!
此刻同样有此感慨的还有一人,那就是太子朱标!
身为朝夕相处的人子,在二虎奉旨藏身于耳门,奋笔疾书的那一刻,朱标便已然洞悉了父皇的用意!
起源于春秋战国,发迹于汉武一朝的儒家,怕是得就此退出洪武一朝,沦为杂道之流了!
倘若换作从前,自小受儒家熏陶的太子朱标,定会为此父子相争,竭尽所能的维护儒道一脉,
但几次与吴忧畅谈古今兴亡,以及洪武十二年,大明堪称日新月异的变化,铁一般的事实摆在眼前,
朱标不得不承认,于大明而言,儒道,上不能兴邦强国,下不能惠民富民,实属无用!
而对于朱标的表现,时刻不忘言传身教的朱元璋,如今已是格外的满意,含笑道,
“太子,依你之见,此事当如何处置?”
此言一出,群臣无不瞩目,瞳孔一缩的长庆天皇非常清楚,一言定生死的时刻,到了!
淡淡的撇了一眼充满了乞求之色的所谓倭皇,今非昔比的太子朱标,如今不说铁石心肠,却也不再滥施慈悲,
“正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落子无悔大丈夫,启禀父皇,儿臣以为既然做了,那就干脆把事做绝,彻底将倭国纳入我大明版图!”
“嘶”
一番唯我独尊,气吞山河之言,让群臣无不齐齐倒吸了一口凉气!
此人,当真是曾经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