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朝廷每年还能省下大笔钱粮负担,镇守沿海各省的三十几万大军,也能另作他用!”
说到这里,朱元璋眉角上扬,长吐了口久久郁结于心的浊气,神清气爽的朗声道,
“倭寇征剿殆尽,犹如割除了我大明身上的一颗小毒瘤,
若再将残元余孽这一颗最大的毒瘤割除,那我大明横扫天下的日子,便为时不远矣!
而咱朱元璋的功绩,只怕也将达到包括秦皇汉武在内,也无法睥睨的高度,也必然为万世传唱!”
望着虽已两鬓斑白,却依旧身姿挺拔,声音洪亮,意气风发,犹如焕发第二春的父皇,朱标即为之震撼,也为之心驰神往,
身为帝王,本就该内安社稷黎民,外灭胡掳蛮夷开疆拓土,如此,才不枉帝王之名!
雄心壮志蓦然生起,朱标身躯笔直如松,目光流转,顾盼生威!
感受到长子朱标近期以来,少了几许文弱,更添了几分英武的明显转变,朱元璋暗自点了点头,
同时,朱元璋对于朱标长时间没与自己唱反调,也颇为费解,
“标儿,若换作以往,你听闻了爹的这番话,难免会说什么以安天下万民为重,为君者岂可擅动兵戈,怎的今日却?”
要说太子朱标最让群臣称道之处,不仅因其待人宽厚,更在于勇于担当,勇于直面错误,不狡辩不推脱,
面对父皇的疑惑,朱标并未有丝毫遮掩狡辩,直言道,
“以往儿臣深受儒家熏陶,总以为为君者,当以上体民情,下安军民为首要,擅动刀兵,难免会致使社稷动荡难安,百姓亦难安享太平!
之前也总以为父皇颇有颇有穷兵黩武之嫌,也为此时常与父皇发生争执!
但与显扬偶然一次闲谈,他随口提及的一句话,于儿臣来说却犹如当头棒喝,儿臣思之再三,又翻遍史记之后,深以为然!”
“哦?那小子说的什么话?”
眉角轻扬,朱标凝视着殿外,沉吟了片刻,幽幽的说道,
“异族环顾,太平何在?大宋苟求太平,然,终宋一朝,即便卑躬屈膝又何曾得享片刻太平?
若刀枪入库,铸剑为犁,一心只求太平,那这样得来的太平,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