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羡之色,“外头人都在说与其如此,还不如来长安当质子呢!当个富贵闲人多好啊!”
对于多少升斗小民而言,富贵闲人都是毕生的追求,能当一个不用为生计发愁的富贵闲人,那都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了。
当然,这想法也只是还不曾当上富贵闲人的升斗小民所想而已,一旦当真当上了富贵闲人,兴许便有别的想法了。
想起谋反的裕王,他一出生就是无数升斗小民梦寐以求的毕生所求——富贵闲人,却想要更高的权势在握;有想要权势的,自也有旁的追求的,譬如林斐,总是想做些事,以求德行相配的。似林斐这等求德行相配之人,大抵纵使再挑剔的人也很难挑出他的不是来吧!
当然,长安城里多的是形形色色的贵人,其性子、行为也各有不同,一样的米食出的是百样的人,管是寻常百姓还是王侯将相,无不如此。
……
日暮时分,天色渐暗,与逐渐昏暗的天际截然不同的是长安城里那一盏盏升起的桔红色灯笼,远远望去,好似一幅长长的夜行画卷在天幕之下徐徐展开。
温明棠立在街头,这种由长安城家家户户门前的灯笼所点起的美感,总觉得不管看多少次都觉得美不胜收。也难怪文人墨客总喜欢描述那灯影之下的美景了。
不止看着美,那家家户户门前依次点起的灯笼,若非繁华奢靡、民风开化如大荣,又如何舞得起这样的明灯如龙?
身旁不再是方才在大理寺衙门门前时赵由的催促声:“快些快些,晚了那队伍便要被旁人插队插走了!”而是换成了林斐悠哉悠哉,难得闲适的语气,催促的赵由已被他打发去食肆了,自是不在这里。
“很多人比起白日的长安,都是更喜欢入夜的长安城的,觉得灯火通明更显大荣治世繁华。唔,这话便是载于那位圣主景帝的起居注中的,那位披红袍的圣主不喜铺张浪费,却在宫中建起了一座九层的高塔,入夜之后,常独自一人登上那九层高塔,俯瞰整座长安城,这般一看往往便是大半夜。记载起居注的小吏写景帝看长安城的神情与目光是对着后宫那些个无论多绝色的美人都没有的深情。”
记载起居注的小吏自是知晓什么话能着重描述,什么话却是要偷偷藏于字里行间,用春秋笔法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