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它们是华夏文明区上的一枝两朵,而将贾湖、裴李岗等地的契刻符号与汉字和彝文做了对比,其基本结构、组合方式、书写特征都基本一致,不仅表明其很可能已具有原始文字性质,同时还能够探索出其与两种文字的内在关系。”
“从目前的分析来看,贾湖、裴李岗等地的契刻符号,虽然也多有刻画在甲骨之上的,造字方式也符合六书之法,然而与甲骨文基本没有承继的关系,或者说以目前有限的发现来看,还没有能够匹配在甲骨文中的意思。”
“仅有目,日两字的字形相似,其余都无法解读。”
“但是在古彝文当中,我们却找到了一些字形,可以与几处刻符相匹配。”
“而在稍晚一些的山东邹平丁公遗址,发现了一块块绝对年代在公元前两千两百年的龙山文化晚期灰陶平底盆残片,上刻有十一个字符,被称为‘龙山陶文’。”
“龙山陶文不同于以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陶器刻符,它成组出现,字形结构完整,已具备了书面语的形式,这说明刻符显然是为记录语言而使用的,因此它已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它的基本笔画和字形结构,与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体系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表现于陶文中大量的曲笔和弧笔。”
“在殷商文字中,陶器上大量的曲笔和弧笔已经无迹可寻,同时其字形结构也与陶文迥异。但是其笔画系统和几乎所有文字,在已知古彝文中都能够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