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绪闻言,有些犹豫道:“大统领,这本是该您说的,属下不敢僭越!”
霍子玉道:“该你表演一下了,明白么?你不能让百姓们觉得陛下从天牢特赦了一个废物出来!”
裴绪也不是傻子,当然知道霍子玉这么做是为了让他出风头,博得百姓的赞誉,用实力为他出监牢洗白,心底一暖,半膝跪地拱手道:“末将领旨!”
说完起身下楼,运气向灞河南侧缓缓喊道:“陛下有旨,贞元十二年,上元灯会暨灞桥诗会开始,希望大家听从禁军安排,不得大声喧哗!”
说完又向着河北岸喊了一遍,喊完果然很见效,两岸军官闻言,挥旗传令并示意百姓安静,两岸百姓喊声便迅速消失了。德宗见状,冲霍子玉点了点头,贾耽、永王、杜佑等人纷纷向霍子玉投来赞赏的目光,倒是没人借机参他假传圣旨。就在此时,德宗笑道:“好了,开始吧!”
张秉良、郝玼闻言,拱手领命而去,灞河上开始燃放烟花,两岸爆发出此起彼伏的叫好声。而礼部侍郎赵宗儒则宣布,灞桥诗会正式开始,大量举子与读书人开始进入文曲楼。所谓文曲楼,其实是一处与德宗所在御楼相对的桥楼,也在灞桥之上,不同的是,文曲楼顶楼只能容下十人;在顶楼下,还有一层平楼,能容纳百人,这一层与桥面平齐;在这一层之下,则是河面上依靠数百条船锁连而成的底楼,能容纳下数千人。除此之外,在灞桥上还有特许围观的区域,都是一些不参加诗会的太学生和一些京中官吏。今晚的诗会,所有参加的读书人,都必须从底楼开始比拼,每条船随机停靠岸边,每条船上都有一名翰林或者文官担任裁判,由他选出船上三甲,然后宣读给靠近河岸的百姓听,如果百姓都不认同,则需要重新比试,以此杜绝作弊;随后,和临船比拼,败者向河边的船移动并上岸退出比赛,胜者向河中央移动,最后选拔出百人,登平楼;登平楼者再分为十组,每组仅能出一位胜者,有资格登文曲顶楼;到文曲顶楼者,再比拼最后一轮,三甲有资格面见陛下,夺魁者则有资格得到德宗亲笔写下其诗文、张贴在天灯上,并由德宗亲手将之放飞于天!这是何等的荣耀!今晚经过初赛来参赛的数千人都憋着一股劲,想要力拼夺魁。不过底楼分别拼的是灯谜、对联和入场诗三关,平楼和顶楼则只拼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