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一段程序被结束之后,游戏能重新点击图标将其重启放入到进程中运行一般。
这已经不是现阶段科学能够解释的能力。
想要研究,不,想要触碰
最起码也得构建出足够完整的科技树链条才行。
“就按照你给的资料,虚境我们做到可以进行超远距离无损信号流传输。”
“但这里有两个重要的问题。”
“损耗,延迟。”
吕宽尝试着从科学的角度解释:“想要保持一段携带信息的电流波在室外正常大气下进行超远距离无线传递,我们必须先攻破大气超导技术,将损耗严格控制在合理的范畴内才行。否则电流绝不可能在大气中传递出数公里,乃至数十公里,进入到接收装置内。”
“其次,无线的延迟太夸张了,如果只是构建一个虚拟的世界让人类在里面活动,那他们确实不会感觉到内外差距。但你想要让内部做出一个动作,将电信号同步传递到外界产生一样的反应,这怎么可能没有延迟?电流内携带信息的传递可不是光速,能够无感的链接达到生物电信号一般效率。”
损耗很好理解,越长的距离传输能量损耗自然越大。
尤其还不是通过有线导电介质传输,而是通过阻力极大几乎不导电的常温大气。
对于地球人类的技术范畴而言,这几乎完全无法做到。
而延迟虽然绕口些,但也能用简单的方式解释。
信息的传递是建立在介质上。
从服务器出发,介质会捆绑在一段电信号上一路飞驰,直到进入接收器。
距离越近,电信号需要经过的距离越短,延迟便越低。
距离越长,电信号需要的距离便会同步增加,使得延迟变高。
几十公里的情况下,就算给彷生人的头上接根网线,一路连接到领地虚境服务器上。
吕宽已经能预见到,这边抬个手,那边可能需要过个一两秒才能反应过来。
“你说的我都清楚,但我们现阶段也没有到需要几十公里外作战的地步,先从一两公里开始,做到近距离可以操控后我们再逐步扩大。”
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这是苏摩在一开始便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