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个小时而已,全凭自己掌握,没有硬性规定,比较自由。
而且在教授日文的同时,还能锻炼自己的汉语口语,非常划算,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于是,有了中西良介这个日语老师当带路党,孙五福他们也就不用像没头苍蝇一样的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感到惶恐无措了。
至于说到具体的教学,当然要从五十音图开始。
不过即便是如此的简单的入门内容,对于这帮糙汉来说,还是学的磕磕绊绊。
不为别的,就是因为文化水平太低,学习经验方面欠缺严重、
这帮人都是河北农村的庄稼汉,打小家贫学习条件又差,能把小学读完就算不错了。
说句不好听的,汉字还有好多都不认得呢,还让他们学日语,着实有点难为他们。
尤其是人到了这个岁数,学习悟性大大减退,脑子也不够灵光,成效就更显得低下。
再加上这些大老爷们还有点放不开,学是真学,可该说的时候,都不好意思开口。
一旦有人说错了,就会引发哄堂大笑。
所以每天早上的两小时的课,哪怕中西良介卖了气力的在教,可学习气氛实在是成问题,学习进度也是慢得要命。
照中西良介估计,原本应该一两个星期就可以结束的入门课程,弄不好得两个月见了。
这不免让他有点着急,自信心颇感受创。
尤其是比较担心宁卫民知道后,会不会认为自己没有用心教授。
幸好这些华夏人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愚笨的。
像这些人中,孙五福就是个例外,他的学习进度可比旁人进步快多了。
其实这并不奇怪,大概是因为跑江湖早,跟天南海北的人都打过交道,孙五福南腔北调的方言都能说上几句,这就是学习语言的基础能力。
而且认识宁卫民后,孙五福又认真琢磨过古玩的学问,认了不少字,学习经验比较丰富。
在天坛卖旧货的时候,他跟不少日本游客也打过交道,甚至早就学会用日语报价了。
此时开始琢磨日语正是应了那句“厚积薄发”。
而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个学习的好苗子,就是村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