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国潮1980 > 第一千五百章 大涨价(2/7)
这些散白那都算是搭头儿,就没一个酒厂好意思为这点事儿再找宁卫民要钱的。

    只能说,这个世界,资本的力量实在强大的可怕,那真是人越有钱就越有钱。

    马克·吐温那《百万英镑》的故事太有现实意义了。

    当然,买到低价的便宜货固然欣喜,但低价吸货,囤货上涨,通常都会要付出一定的时间成本。

    就像买了股票,虽然买在了最低点,但持续一两个月的震荡休整,也会让人心焦难熬。

    而宁卫民最幸运的就是,这方面他居然也实现了无缝衔接,几乎是刚完成囤货之举,就迎来了价格的上涨。

    很快,时间就来到1988年8月。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特殊月份。

    因为按照广东人的说法,这一年的这个月,总共有着三个“发”。

    所以这个月,人的财运最旺,对商人们来说或许是二十世纪最赚钱的一个月。

    别说,这种论调虽然透着玄学的味道,但也不能说完全就是错的。

    起码对宁卫民来说,这个月还就是该着他赚得盆满钵满,到处接财的一个月。

    首先是烟酒政策上的后续反应。

    也是巧了,就在宁卫民刚刚完成所有的酒水入库的时间点,国家开放十三种高端烟酒的后续政策发酵又来了。

    敢情京城政府也表明态度,对本地酒水价格上涨予以支持。

    出于“既摆得住,又销得出”的原则,同意京城产的一百五十三个规格的白酒,零售价每瓶平均提高四毛七分钱,价钱上浮124

    其中,获部、市优质白酒称号的十七个重点品种,平均每瓶提价一块多,提价213,这就是宁卫民主要囤积的货物品种。

    还有一百二十五种普通曲酒,平均提价三毛钱,提高9。

    散装白酒两种,平均每斤也提高了三毛二分五,提高302。

    由此彻底终结了这两种散白的保持了多年的名号,毕竟两种散白都是以价钱为名了,价钱一变,这毛八和毛三的名字肯定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

    此外,涨价还影响到了啤酒,全市三十四个规格的啤酒零售价格平均提高245,其中易拉罐啤酒涨价高达六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