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国潮1980 > 第七百是四十四章 惊世绝品(2/6)
本。

    是当年溥仪出宫后,北洋政府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了故宫后,经由多位知名专家合力整编,才得以保持完整的珍贵文献。

    尤其古物南迁时,这份图稿还曾遗留在京,险些丢失。

    所以历经风雨,至今还能保存下来,太不容易了,真的是宫灯厂压箱子底儿的宝贝了。

    同时正因为这种宫灯的结构实在复杂,所需要耗费的财力、人力极高。

    这么多年以来,宫灯厂始终就没敢尝试着去做一盏出来。

    他们的处境,其实跟一心想烧出百花不露粉彩瓷的刘永清类似,都是有心无力攥着空拳啊。

    如今完全是各种的巧合和机缘都赶在一起了,这才有了这四盏宫灯能够被打造出来的客观条件,最终成功让这四盏灯如同奇迹一般的现于世间。

    首先从财力上来说,那是多亏了宁卫民的存在,这才解决了原本不可能获得解决的资金问题。

    要知道,做这四盏灯不但所耗靡费,而且也有不小的失败可能。

    宫灯厂的上级单位是不可能批准、拨款来支持这個项目的。

    而宫灯厂自己从坛宫的装修工程里挣来的钱,他们也无权随心所欲的支配。

    除了能够改善职工收入,提高点奖金,报销医药费,其余部分还是得上缴。

    甚至由坛宫来出资下单订制,都存在较大的障碍。

    因为大家都穷得太久了,天坛园方和服务局都渴望拿到实在的收益。

    如今坛宫该挂灯的地方已经都挂满了,装潢水平在同业已是拔了头筹,并不缺少这样能锦上添花的东西。

    那谁还愿意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啊?

    宁卫民说服大家是有困难的,所以只能由他个人出资,来支持宫灯厂做这件事。

    除此之外,再无他法。

    不过话说回来了,也多亏了现在国内经济大环境才刚刚起步。

    无论红木还是大块的翡翠,这些原材料选择丰富且价钱不贵。

    就连著名画家的润笔也在谷底,知名的工匠也不受世人重视。

    这才能把制作成本降低到了没法再划算的程度。

    最终,合出来所有的工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