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国潮1980 > 第六百一十二章 编外部长(4/5)
就连卖菜的都知道得在菜上撒撒水,显得鲜灵一点,会让生意更好。

    那么与之同理,房子这事更是这样。

    三十年后的许多高档小区其实都是靠样板间来打动客户的。

    更何况宁卫民既有对未来生活,时尚演变的了解,又有坛宫可以报销这笔费用的便利。

    他完全没道理不这么干啊,这就是他的独特优势。

    事实也证明,这一手的效果绝对是杠杠的。

    二十天之后,当然所有的六套房焕然一新。

    那些有意成为钉子户的住家们,一看房,就走不动道儿了。

    在他们的眼里,这些房子的的确确就是金銮殿的样子。

    这甚至包括那打一开始在见面会上就表示不想搬走的那个住户。

    他看第一套两居室的时候就相中了。

    居然也不顾邻居们的情分了,当众跟所有邻居们表示,死活就要这套啦,谁也甭跟他抢。

    就这样,没两天,这些住户们也全都高高兴兴的搬走了。

    宁卫民一算账,迁走这些居民,总共耗费了将近十八万元。

    可他也因此落手里六套学区房。

    未来这六套房的升幅,足以抹平一切搬迁成本,甚至还有的赚。

    如果再加上工程款占坛宫的便宜,应该说他这时候迁走居民再明智不过了。

    何况他还借着这事儿和街道、房管所、派出所结成了相当良好的关系。

    这也都是收获啊。

    总之,怎么看,这都是一笔毫无后患之忧,很划算的买卖。

    让他没法不为自己的“杰作”和“手段”感到满意。

    尤其是当他看到《光明日报》上刊登的一条头版消息后,更是抑制不住得意,发自内心的乐了。

    因为那是在“福建省厂长经理研究会”上,与会的五十五位国有骨干企业的厂长经理联名发出了“请给我们松绑”的公开呼吁。

    这封呼吁书首先由《福建日报》刊登,随即,全国各大报纸纷纷转载。

    关键是,《光明日报》所转载的内容里。

    除了有关福建企业家们对“现有体制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手脚,企业处在只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