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胜在体贴。
有时候罗师傅一疼起来,罗广亮甚至都不让他爸爸脚着地,自己能直接把罗师傅背到老中医三楼的家里去。
他还成箱地给罗师傅买了同仁堂的虎骨酒,给他爸爸壮筋骨。
那是八块一瓶啊。
罗师傅光每天这二两酒,这一个月下来,就能喝掉一个普通人的当月工资了。
可也别说,那医疗效果也是真显著。
这么不知不觉几个礼拜过去,罗师傅自己就感觉大好。
当然对老中医倍感信服,无比感谢。
可老中医是个有德行的人。
替罗师傅欣慰的同时,也不愿意把罗广亮功劳全揽在自己头上。
就对罗师傅说,“我的医术只占一小半的功劳。真正让您这么快好起来的,还得说您有个好儿子。”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种事儿我见多了。没几个病人家属能像您的儿子做到这种程度的。只能说您有福分啊!”
“这么见天接送,陪着您,等着您,花大钱让我给您看病,还给您买虎骨酒喝。少有啊。”
罗师傅高兴是高兴,可这毕竟是他的心病,忍不住就摇头诉苦。
“您是不知道啊。我两个儿子,这是最没出息的那个。走歪路了,进去过。我们老大在厂里忙大事,所以才顾不上我。这个到现在也没个正经工作,就成天在外头拉拉车。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没想到老中医倒笑了。
“您这人可真逗。两个儿子,有出息的陪不了您,您倒觉着好。没出息的这个天天伺候您,您倒看不上?孩子冤不冤啊?”
“其实要照我看呢,有出息的儿子,那是给国家养的。只有没出息的孩子,才是您自己个儿的。您好好琢磨琢磨,是不是这个理儿?”
“您听我一句劝,知足吧,多看看孩子的优点。就陪着您这儿子,有力气,有钱,又有心,多好啊。我都羡慕您。”
“我看人,还就认一条,百善孝为先。您想想看,懂得孝敬自己爹妈的人,即使再坏。他又能坏到哪儿去啊?”
有句话叫旁观者清。
正是老中医这番话,照亮了罗师傅的心。
这段日子以